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困境及其更化路向

吴学峰,马 衍

(徐州工程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的基本要求。然而,个别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组织混乱,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1],甚至还出现了劳动教育娱乐化的倾向[2]。鉴于此,有必要重申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意义,厘清问题,提出破解之策,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在劳动教育领域中必然存在,这不仅因为劳动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以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为特征,还因为劳动教育具有沟通社会与个体的特殊机制,个体的发展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当前,应用型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

(一)有利于体力和脑力共同发展

劳动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尤其是在促进个体体力和脑力共同发展方面的教育意义,已有目共睹。根据受教主体的来源不同,劳动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促进意义可大致区分为两种情形。第一,通过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促进个体体力和脑力共同发展。这一层意义上劳动教育实施的基本前提在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工业以及现代化生产本身的性质使得从业者的工作逐步面临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挑战。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基于原有分工发展起来的经验(劳动方法),不断受到新工艺、新流程所带来的新的工作任务的挑战。这就要求从业者具备更高的资格和一般的理论准备,进而要求从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接受教育,获得手脑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理路,这一层面的个人全面发展强调个人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每个个体生产能力的发展最终带来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社会生产能力的发展又为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条件。[3]由此看来,对劳动者进行继续教育有重要意义。当然,这样的教育因与劳动力个人发展有关,继而归为劳动教育的一种。第二,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体力和脑力共同发展。在这一层面上劳动教育实施意义的基本前提在于:学校所学与生产劳动的实际相脱离。现实已不止一次提醒我们,由于现代生产中设备的更新、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进以及劳动组织的改组,会带来劳动方式的迅速变化,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很难及时捕捉这一变化并迅速有效地做出调整。进而,在实践中就出现了已经在相当高的阶段上成功地完成了正规学习,但其所受训练却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致使个人片面发展的现象。

(二)有助于个人劳动品质的完善

诚然,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对于应用型高校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里还是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并不是个人能力的机械总和。我们所说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系统,它应该完整地体现个人思维、创造和勤奋的本性。也就是说,劳动的教育意义不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技能的发展,或者某一需要特殊练习的专门知识,还应包括大学生精神素质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劳动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塑积极的劳动精神(勤俭、奋斗、创新、奉献)。[4]勤俭、创新、奉献等属于个体品德方面的内容,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层面的具体体现,具有明显的私人性。劳动对于个人品德发展的意义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而其间的差异往往又因劳动活动的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但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协作”对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积极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的工作场所,我们每个人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或专业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组织也变得前所未有地依赖于群体思维。继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合作实践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要求。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同一团队的成员要想使得“整体”变得比“部分之和”更好,团队中每个成员必须以积极的方式相互促进。在此过程中,个人团队成员积极的劳动品质对实现卓越的协作具有核心意义。只有当这些因素出现时,才有可能促成团队出色地完成工作,而在这些因素之中,积极的劳动精神(“勤俭”“奋斗”“奉献”等)是其最低的门槛。没有哪一个团队中的成员愿意长期与一个懒散、自私自利、毫无进取心的人一同工作下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劳动过程中协作活动的参与,为大学生更好地体会“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有助于“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形成,在学生道德品质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劳动品质的完善。

综上可见,新时代劳动教育之于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促成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包括劳动精神方面的培育,而真实劳动中的协作生产对于大学生个人劳动品质的塑造,意义重大。不过,这里还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在促成高校大学生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所需要的设备、学习场所和训练有素的师资等条件不易解决,再加之,劳动的教育价值对于不同层级受教育者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一定的障碍,迫切需要解决。

劳动对于个人发展的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已日益明显,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已成为不同层级教育者热议的话题。然而,应用型高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却存在诸多困难。

(一)劳动教育难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纳入大中小学教育过程,但对于高校而言,劳动教育侧重强调与专业相结合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本是很清楚不过的事,但在实践中,对于如何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教育应该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样,纳入全部课程,做成课程思政,进而主张劳动教育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负责开设。不过,也有观点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认为劳动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生活中劳动活动的教育价值,如:通过校园日常生活劳动、公益劳动等活动的开展,挖掘劳动的教育意义,继而主张高校劳动教育应由学生管理者负责实施。当然,还有一种占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应将上述两种做法结合起来,由教务部门统一协调和管理。对于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而言,持第三种观点的学校居多。然而,教务处只是一个职能部门,没有具体的任课教师,在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教务处向全校招募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教师提出申请,教务处负责审核,审核通过者即可开课。如此操作,表面看来,似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实质上却忽视了高校劳动教育的连贯性以及劳动活动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高校劳动教育终会因为劳动活动缺乏连贯性而难以保证其育人功能的连续性,进而“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诉求只能停于表面。究其原因,很多高校未能看到劳动教育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也未看到劳动活动和专业课程之间互动的可能性,继而造成劳动教育和人才培养“两张皮”的怪象。对于劳动教育而言,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势必给人以“劳动教育就是走走过场”的糟糕印象。如何破解,已成为诸多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二)学习经验难于确定和组织

除了上述困难之外,实践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劳动教育过程中如何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劳动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其首要问题就在于什么样的劳动活动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学生层面,劳动知识、技能的习得以及劳动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以劳动活动为载体,而这样的活动与传统的学校本位教育虽有联系但也存在不同。细究起来,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劳动教育载体的动态性,即劳动本身强调具身性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劳动进行的教育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不像书本知识那样以符号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在“动”的过程中实现施动主体的意向,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由是,劳动教育实践中对于劳动形式及劳动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就目前而言,劳动教育中所选劳动形式主要区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公益劳动以及生产劳动,而在内容上主要选择三种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由于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不同,在组织上对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进行了必要的区分。例如:职业院校强调重点结合专业特点,依托实习实训,突出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真实性;
而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除了掌握劳动科学知识之外,还强调生产劳动锻炼,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突出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

综上可见,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考虑劳动教育内容如何选择的问题,还要思考内容如何组织的问题,更需要厘清劳动教育过程中所得经验的有效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如何取舍至关重要。

“劳动”和“教育”是社会实践的不同形式[5],学校劳动教育不是自然、天生存在的系统,而是一个旨在通过劳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育人活动的人为社会系统。因此,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系统设计。

(一)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系统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是其育人的主要载体[6],如果离开了课程,学校劳动教育只能流于形式,甚至被泛化为一切对个人发展存在影响的活动。可以认为,从课程角度思考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问题是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有效推进的应有之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实践中很多应用型高校虽已意识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但似乎并未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他课程的关系问题,进而产生了难以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困难。从实践来看,这一问题的破解关键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第一,厘清日常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关系。目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几乎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并同时强调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的教育意义。根据课程理论的分类理路[7],专门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应归属于“分科课程”,以传授知识(间接经验)为己任,按学科逻辑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
而后三者(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则类似于“活动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任务,试图通过社会生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倾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等。两类课程就各自实质而言,各有侧重、主张不一。因此,二者又有了相互补充的可能,尤其是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互动优势。第二,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劳动教育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从课程论角度对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可大致区分为“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能穷尽劳动教育实践中所有的现象。简单来说,上述分类中的课程,无论是专门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是活动课程,都强调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劳动的育人功能很多时候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经验的传授,而是潜在地表现为劳动过程中学生无意间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例如:学校情境中的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尤其是教师的精神面貌,都会对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带有潜在性特点、强调非预期学习经验获得的课程往往被指称为隐性课程,与有组织、有计划的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际课程。

通过粗浅地分析,至此大致可以判断:一是劳动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必须纳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以课程为载体;
三是以课程为载体必须兼顾专门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架构。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架构,这也就牵涉到下面问题的讨论。

(二)把知识带回来,注重过程知识的挖掘

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课程为载体系统实施劳动教育的趋势已愈发明显,但目前仍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已被应用型高校普遍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劳动课程的内容选择问题。如果按照一般的学校办学逻辑,这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有了课程,接下来就可以确定教材,选择教师,实施人才培养。可是,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教育概念,并不像德育、体育、美育等那样具体。[8]所以,在实践中,很多高校发现,可以通过劳动进行学习的经验有很多,但学生的精力有限,必须对这些学习经验进行甄别、筛选。可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甄选。对于一般应用型高校而言,劳动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不可能像专门劳动教育学院那样,将其区分为劳动教育概论、劳动关系学、劳动文化等诸如此类的不同专业方向。绝大多数应用型高校,还是希望从若干劳动学习经验中抽离出带有一般性特点的劳动知识并帮助学生有效获得这些知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实践中就有很多高校将劳动观念、劳动品德等内容作为专门劳动教育课程通用的学习内容。但即便如此,这些内容似乎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否则也就不会出现上文提到的实践困境了。

事实确实如此,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劳动是什么、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什么,而是需要在劳动问题的解决中真正体现出劳动的智慧、品德和精神。当然,要在真实世界(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中解决一个问题,首先有必要把它确定为一个问题,诊断它,反思它,形成假设,建立对话,做出决断,付诸行动。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调动心理内容(情感和认知),还涉及行为内容,甚至还有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而这些内容如果可以上升为知识的话,那么这样的知识显然不像写入教材中的知识那么正式,姑且称之为“过程性的非正式知识”或“劳动过程知识”。如此一来,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将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正式知识与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获得的非正式知识结合起来,并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进行挖掘和梳理。但这一过程十分繁琐,不仅需要与专业相结合,还需要课程专家和生产领域岗位专家的介入,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系统生成劳动过程知识。过程虽然繁琐,但很有必要。只有重视劳动过程知识的挖掘,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才能真正扎实推进,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三)改进方法,提升教师劳动素养

不可否认,事实和价值观往往交织在教育生活和智力发展中。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正确但不稳定的劳动态度转化为稳定的正确价值观。所谓的劳动价值观,就是一种有关劳动的观念系统。但个人层面的劳动价值观是对社会劳动价值意识的内化结果,带有明显的内隐性特征,这就需要教育者能谙熟劳动过程中个人对待劳动的心理反应,并充分利用认同和内化机制转变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同时,应该看到,伴随着劳动教育实践的展开,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知识必须经由教师进行重新组织,以考虑学生、劳动环境、课程自身以及其它课程等多方面的诉求。当然,这一重组又是围绕着教师的个人价值观以及植根于其专业的价值观展开的,甚至可以认为,这些价值观塑造了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的发展,以及他们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解释。进而,劳动育人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师价值判断的影响,尽管这样的影响或“明”或“暗”。具体而言,所谓“明”是指学校专任教师直接表达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态度;
而所谓“暗”是指学校专任教师(不限于劳动教育课程专任教师)虽未直接陈述但无意间流露出或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态度。无论是“明”还是“暗”都会影响甚至左右学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判断。综合来看,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是否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更取决于劳动教育者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专任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和精神面貌。所以,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整体提升其教师劳动素养的举措,势在必行。

综上,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不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行之有效的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一直困扰着不同的办学实体。就应用型高校而言,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设置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
同时,还强调劳动教育与社会实际经验相结合,并要求将学生的日常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在这种结合和重视中,如果忘记甚至否认外在环境与专门劳动课程知识的差别,看不到“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本身的客观独立性,以至于力图将学校专门劳动课程知识取代劳动过程知识以及外在情境中的隐性知识,那么,应用型高校的劳动教育极有可能被窄化,很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当然,实践中的困难有很多,本文只是选取了现实中最为突出且亟待澄清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猜你喜欢应用型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困境 实践